山東鑫聚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xml 服務熱線:

国产手机在线国内精品_日韩无码二区日韩_97资源福利在线观看_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一级人成视频在线播放欧美_日韩毛片免费视频一级特黄_国产69成人精品视频免费_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網站首頁 -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教育信息化,雙減「加法」下的千億級市場!
發(fā)表日期:2021-11-15 09:17:45   瀏覽次數:809

      信息化辦公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中作為公司或學校應該如何主動前行?智慧辦公及智慧校園的建設方案到底應該如何實施?    

      山東鑫聚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建設智慧辦公平臺及教育平臺提高企業(yè)辦公及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進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模式下的辦公管理管理與教育教學實現形式,逐步解決校園教學中和企業(yè)辦公中存在的全向交互、校園及辦公環(huán)境的全面感知、校園及辦公管理的高效協(xié)同、校園生活及職場辦公的個性便捷問題,最終實現建成完整統(tǒng)一、技術先進,覆蓋全面、應用深入,高效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園及信息化企業(yè)。點擊此處》》查看詳情》》》》智慧校園&&智能化辦公

7 月,「雙減」政策終于落地。學科培訓被大力監(jiān)管,頭部教育公司裁員人數上萬,上市教育公司股價大跌,行業(yè)哀嚎一片。

但減法之外,亦有加法。如果說「雙減」之「減法」意在撥亂反正,那「雙減」之「加法」則在正本溯源,更是教育行業(yè)長久的發(fā)展機遇所在。

雙減「加法」下的千億級市場

一切問題的答案,或許都可從「雙減」政策中找到。

為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一方面,「雙減」政策明確提出,全面規(guī)范校外培訓行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K12 校外學科培訓時間被大量壓縮。另一方面,當校外培訓受限,教育回歸學校這一主要場域,「雙減」政策對校內教育的教學效果、管理效率、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undefined

首先,「雙減」意見明確,「要健全教學管理規(guī)程,優(yōu)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其次,全面作業(yè)總量和時長壓減后,對作業(yè)的設計質量,包括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的需求亦有拔高;此外,評價標準脫離「唯分數論」后,被納入招生錄取體系的綜合素質評價,亟待「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最后,在課后場景中,減輕家長負擔之外,也對學校課后服務質量提出考驗。

撥云見霧,在政策指導下,「雙減」的「加法」之一即面向校內,提供優(yōu)質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的進校產品與服務。而作為校內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迎來發(fā)展機遇,成為教培機構的重要轉型方向。

根據《2021 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全國中小學和學前教育學校共有 53.18 萬所,在校學生 2.47 億人,教職工 1972 萬人,專任教師 1600 萬人。早在「雙減」之前,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多地政府組織高校和中小學搭建云課堂平臺、數字學校。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1 年上半年,教育信息化行業(yè)超過 1 億的招標項目達到 9 個,千萬以上的招標項目更是不計其數。

市場存在尚未滿足的需求,受疫情催化,隨政策疊加利好,教育信息化的市場「蛋糕」遠比我們想得大得多。據艾瑞咨詢統(tǒng)計,2013 - 2018 年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市場規(guī)模從 2692.8 億元增至 4072.4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8.62%,預計 2021 年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市場規(guī)模突破 5000 億元。

從硬件到軟件再到平臺生態(tài)

回溯過往,國內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與政策規(guī)劃的制定本就密不可分,先后經歷了從校園基礎設施和網絡建設,到完善平臺和信息資源,再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

undefined

201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首次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教育信息化進入注重搭建新基建、推動硬件設備普及化、追求覆蓋率和下沉率的 1.0 時代。

2018 年,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提出「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tǒng)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標志著教育信息化由以硬件設施需求推動的 1.0 時代,邁入由軟件服務推動的 2.0 時代。

隨著 5G、云計算、AR、VR 等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市場也迎來新的增長點。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tǒng)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

今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fā)《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教育新基建的重點方向,即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chuàng)新應用、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教育信息化開始走向應用生態(tài)的培育,信息技術手段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更加深入。

各階段政策的側重點影響著產業(yè)端的布局。從事教育信息化業(yè)務的企業(yè),大致可分為三類:硬件提供商、軟件產品服務商以及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

undefined

2010 年前后,大批智慧黑板、學生平板、錄播設備等教育硬件設備開始涌現。代表廠商包括交互智能平板領域的視源股份、鴻合科技和長虹,其中視源股份旗下的希沃,已成為激光教育投影頭部品牌。此外還有錄播產品領域的三愛富,以及從標準化考點切入的佳發(fā)教育等。發(fā)展至今,教育硬件市場已經高度集中。數據顯示,中國大陸 IWB(即交互顯示產品,包含投影白板和交互智能平板等)的市場份額前三甲分別是希沃、鴻合和長虹,CR3 已超過 60%。

相比教育硬件市場,軟件產品服務市場的格局則分散得多。大多數廠商從單個教育場景切入,例如以考試信息化切入的佳發(fā)教育,以教師備課場景切入的網龍,以「三個課堂」場景切入的聲網 。新高考改革實施以來,新的選科模式和評價機制也催生出走班排課軟件系統(tǒng)、綜合素質考評等剛需產品,科大訊飛、立思辰、拓維信息、全通教育均有涉獵。

軟硬件之外,由智慧校園的理念又衍生出模式「更全」、「更重」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更全」,是指服務覆蓋招生錄取、教學管理、教務管理、財務管理等校園管理的方方面面,而這需要依托企業(yè)自身的底層技術和大數字平臺。「更重」,則意味著企業(y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fā)成本、人力成本、渠道成本。因此,一體化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服務形成了巨頭盤踞的市場格局,包括拓維信息、立思辰、全通教育、新開普等上市公司。

此外,面對趨于「更全」、「更重」的教育信息化,擁有 AI 技術、龐大數據資源、雄厚資金實力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入局分一杯羹。2020 年 9 月,騰訊在「騰訊 WeLearning 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發(fā)布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的操作系統(tǒng)「騰訊教育智腦」;2021 年 3 月,字節(jié)跳動與上海市普陀區(qū)簽約,共建全球智慧教育示范區(qū),前者將提供全套先進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以及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10 月,在今年第 80 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華為正式發(fā)布華為云端學校解決方案,建設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chuàng)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同時,阿里云教育首次整合旗下產品,推出以釘釘為統(tǒng)一入口,面向教育領域的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

新挑戰(zhàn),新解法

教育信息化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卻也有不少痛點亟待破解。

正如《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中所概括,目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包括「數字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服務能力不強,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與應用水平不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基本具備但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高端研究和實踐人才依然短缺?!?/p>

其一,產品服務能力滯后、效率低下。在「三通兩平臺」「數字校園」等政策下,學校雖然配置了不少信息化產品,但實際的應用情況卻并不理想,技術與教育的適配度和融合度還不高。軟、硬件產品面臨著數據接口匹配度低,系統(tǒng)應用不流暢、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此外,使用要求和規(guī)范過于復雜,本應提供便利的工具,反倒成為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未來,隨著公立校信息化對優(yōu)質資源、服務體驗和效率等訴求的提升,校內校外的協(xié)同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包括共研知識框架和教學內容。而通過學校及時反饋,產品迭代升級加快,軟、硬件設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將更高。

其二,尚未從「工具驅動」轉變?yōu)椤笖祿寗印埂?/strong>當學?;ù髢r錢購入大量硬件產品,根據不同場景購買適配的軟件后,卻發(fā)現不同廠商的信息化產品各自為戰(zhàn),各款軟件擁有不同的登錄入口、不同的賬號密碼、不同的數據規(guī)范,缺乏相應的融合模式,形成數據孤島。此外,技術的應用還徘徊在教學活動練、測、評等淺層次,對教學這一核心環(huán)節(jié)的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很低。與教育信息化「高效、開放、連接」的原則相悖。

未來,覆蓋「教、學、研、評、輔、管、服」整個教學流程的生態(tài)閉環(huán)將成為主流產品形態(tài),更多廠商將向系統(tǒng)集成商的方向發(fā)展,通過拓寬服務范圍、豐富產品體系,將數據資源輻射到校園管理多個環(huán)節(jié)。

其三,師資能力與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需求不匹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水平,但由于國內對培養(yǎng)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認識比較晚,再加上產品易用性不高、校方動力不足等,阻礙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落地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通過使用教育工具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還遠未達成。未來,隨著教育本源回歸,高素養(yǎng)的師資更為關鍵。通過學歷提升和在職培訓等方式,培育具有智能化素養(yǎng)的師資力量,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的應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此外,「雙減」之后,「五育」并舉的培養(yǎng)模式如何進行評價,目前尚無可借鑒的經驗做法。面對學生在校內更加多元立體的數據,怎樣科學地建立數據標準和數據分析模型,同時兼顧數據安全和數據隱私保障,也將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的挑戰(zhàn)。


教育信息化,雙減「加法」下的千億級市場!
發(fā)表日期:2021-11-15   瀏覽次數:809

      信息化辦公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中作為公司或學校應該如何主動前行?智慧辦公及智慧校園的建設方案到底應該如何實施?    

      山東鑫聚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建設智慧辦公平臺及教育平臺提高企業(yè)辦公及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進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模式下的辦公管理管理與教育教學實現形式,逐步解決校園教學中和企業(yè)辦公中存在的全向交互、校園及辦公環(huán)境的全面感知、校園及辦公管理的高效協(xié)同、校園生活及職場辦公的個性便捷問題,最終實現建成完整統(tǒng)一、技術先進,覆蓋全面、應用深入,高效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園及信息化企業(yè)。點擊此處》》查看詳情》》》》智慧校園&&智能化辦公

7 月,「雙減」政策終于落地。學科培訓被大力監(jiān)管,頭部教育公司裁員人數上萬,上市教育公司股價大跌,行業(yè)哀嚎一片。

但減法之外,亦有加法。如果說「雙減」之「減法」意在撥亂反正,那「雙減」之「加法」則在正本溯源,更是教育行業(yè)長久的發(fā)展機遇所在。

雙減「加法」下的千億級市場

一切問題的答案,或許都可從「雙減」政策中找到。

為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一方面,「雙減」政策明確提出,全面規(guī)范校外培訓行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K12 校外學科培訓時間被大量壓縮。另一方面,當校外培訓受限,教育回歸學校這一主要場域,「雙減」政策對校內教育的教學效果、管理效率、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undefined

首先,「雙減」意見明確,「要健全教學管理規(guī)程,優(yōu)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其次,全面作業(yè)總量和時長壓減后,對作業(yè)的設計質量,包括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的需求亦有拔高;此外,評價標準脫離「唯分數論」后,被納入招生錄取體系的綜合素質評價,亟待「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最后,在課后場景中,減輕家長負擔之外,也對學校課后服務質量提出考驗。

撥云見霧,在政策指導下,「雙減」的「加法」之一即面向校內,提供優(yōu)質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的進校產品與服務。而作為校內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迎來發(fā)展機遇,成為教培機構的重要轉型方向。

根據《2021 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全國中小學和學前教育學校共有 53.18 萬所,在校學生 2.47 億人,教職工 1972 萬人,專任教師 1600 萬人。早在「雙減」之前,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多地政府組織高校和中小學搭建云課堂平臺、數字學校。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1 年上半年,教育信息化行業(yè)超過 1 億的招標項目達到 9 個,千萬以上的招標項目更是不計其數。

市場存在尚未滿足的需求,受疫情催化,隨政策疊加利好,教育信息化的市場「蛋糕」遠比我們想得大得多。據艾瑞咨詢統(tǒng)計,2013 - 2018 年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市場規(guī)模從 2692.8 億元增至 4072.4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8.62%,預計 2021 年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市場規(guī)模突破 5000 億元。

從硬件到軟件再到平臺生態(tài)

回溯過往,國內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與政策規(guī)劃的制定本就密不可分,先后經歷了從校園基礎設施和網絡建設,到完善平臺和信息資源,再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過程。

undefined

201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首次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教育信息化進入注重搭建新基建、推動硬件設備普及化、追求覆蓋率和下沉率的 1.0 時代。

2018 年,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提出「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tǒng)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標志著教育信息化由以硬件設施需求推動的 1.0 時代,邁入由軟件服務推動的 2.0 時代。

隨著 5G、云計算、AR、VR 等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市場也迎來新的增長點。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tǒng)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

今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fā)《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教育新基建的重點方向,即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chuàng)新應用、可信安全新型基礎設施。教育信息化開始走向應用生態(tài)的培育,信息技術手段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更加深入。

各階段政策的側重點影響著產業(yè)端的布局。從事教育信息化業(yè)務的企業(yè),大致可分為三類:硬件提供商、軟件產品服務商以及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

undefined

2010 年前后,大批智慧黑板、學生平板、錄播設備等教育硬件設備開始涌現。代表廠商包括交互智能平板領域的視源股份、鴻合科技和長虹,其中視源股份旗下的希沃,已成為激光教育投影頭部品牌。此外還有錄播產品領域的三愛富,以及從標準化考點切入的佳發(fā)教育等。發(fā)展至今,教育硬件市場已經高度集中。數據顯示,中國大陸 IWB(即交互顯示產品,包含投影白板和交互智能平板等)的市場份額前三甲分別是希沃、鴻合和長虹,CR3 已超過 60%。

相比教育硬件市場,軟件產品服務市場的格局則分散得多。大多數廠商從單個教育場景切入,例如以考試信息化切入的佳發(fā)教育,以教師備課場景切入的網龍,以「三個課堂」場景切入的聲網 。新高考改革實施以來,新的選科模式和評價機制也催生出走班排課軟件系統(tǒng)、綜合素質考評等剛需產品,科大訊飛、立思辰、拓維信息、全通教育均有涉獵。

軟硬件之外,由智慧校園的理念又衍生出模式「更全」、「更重」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更全」,是指服務覆蓋招生錄取、教學管理、教務管理、財務管理等校園管理的方方面面,而這需要依托企業(yè)自身的底層技術和大數字平臺。「更重」,則意味著企業(y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fā)成本、人力成本、渠道成本。因此,一體化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服務形成了巨頭盤踞的市場格局,包括拓維信息、立思辰、全通教育、新開普等上市公司。

此外,面對趨于「更全」、「更重」的教育信息化,擁有 AI 技術、龐大數據資源、雄厚資金實力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入局分一杯羹。2020 年 9 月,騰訊在「騰訊 WeLearning 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發(fā)布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的操作系統(tǒng)「騰訊教育智腦」;2021 年 3 月,字節(jié)跳動與上海市普陀區(qū)簽約,共建全球智慧教育示范區(qū),前者將提供全套先進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以及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10 月,在今年第 80 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華為正式發(fā)布華為云端學校解決方案,建設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chuàng)新應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同時,阿里云教育首次整合旗下產品,推出以釘釘為統(tǒng)一入口,面向教育領域的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

新挑戰(zhàn),新解法

教育信息化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卻也有不少痛點亟待破解。

正如《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中所概括,目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包括「數字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服務能力不強,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與應用水平不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基本具備但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高端研究和實踐人才依然短缺?!?/p>

其一,產品服務能力滯后、效率低下。在「三通兩平臺」「數字校園」等政策下,學校雖然配置了不少信息化產品,但實際的應用情況卻并不理想,技術與教育的適配度和融合度還不高。軟、硬件產品面臨著數據接口匹配度低,系統(tǒng)應用不流暢、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此外,使用要求和規(guī)范過于復雜,本應提供便利的工具,反倒成為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未來,隨著公立校信息化對優(yōu)質資源、服務體驗和效率等訴求的提升,校內校外的協(xié)同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包括共研知識框架和教學內容。而通過學校及時反饋,產品迭代升級加快,軟、硬件設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將更高。

其二,尚未從「工具驅動」轉變?yōu)椤笖祿寗印埂?/strong>當學?;ù髢r錢購入大量硬件產品,根據不同場景購買適配的軟件后,卻發(fā)現不同廠商的信息化產品各自為戰(zhàn),各款軟件擁有不同的登錄入口、不同的賬號密碼、不同的數據規(guī)范,缺乏相應的融合模式,形成數據孤島。此外,技術的應用還徘徊在教學活動練、測、評等淺層次,對教學這一核心環(huán)節(jié)的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很低。與教育信息化「高效、開放、連接」的原則相悖。

未來,覆蓋「教、學、研、評、輔、管、服」整個教學流程的生態(tài)閉環(huán)將成為主流產品形態(tài),更多廠商將向系統(tǒng)集成商的方向發(fā)展,通過拓寬服務范圍、豐富產品體系,將數據資源輻射到校園管理多個環(huán)節(jié)。

其三,師資能力與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需求不匹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水平,但由于國內對培養(yǎng)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認識比較晚,再加上產品易用性不高、校方動力不足等,阻礙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落地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通過使用教育工具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還遠未達成。未來,隨著教育本源回歸,高素養(yǎng)的師資更為關鍵。通過學歷提升和在職培訓等方式,培育具有智能化素養(yǎng)的師資力量,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的應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此外,「雙減」之后,「五育」并舉的培養(yǎng)模式如何進行評價,目前尚無可借鑒的經驗做法。面對學生在校內更加多元立體的數據,怎樣科學地建立數據標準和數據分析模型,同時兼顧數據安全和數據隱私保障,也將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的挑戰(zhàn)。


點擊到頂部
服務電話
微信客服